東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/ Timely Clearing After Snowfall, Wang Hsi-chih (ca. 303-361), Ch’ing Dynasty (265-420)
中國著名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,是一件由行書和楷書字體交替書寫而成的短信,字體優美流暢,是後人練書法經常使用的範本。
傳說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,甚至以他的真跡陪葬,又因年代久遠,保存不易,讓王羲之的墨寶因此失傳。故宮收藏的這幅快雪時晴帖,是清朝時乾隆皇帝收藏在三希堂裡的唐代精摹本。上下左右都留有乾隆的題詩。
縱23.6公分,橫16.4公分,篇幅不大,比現在的A4信紙稍微小了一點。全文不過28個字,上頭寫著"羲之頓首,快雪時晴,佳想安善,未果為結,力不次,王羲之頓首,山陰張侯"。
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,在大雪初晴的某一天,王羲因想念遠方友人,但是又無法見面,因此寫信問安,並表達無法在有限的篇幅內,垂詢一切生活起居情況的歉意。